托福综合写作考试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综合写作考查的是大家把自己所读、所听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之后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可谓是对“读”、“听”、“写”3项能力的综合考查。
具体的考试形式及安排,想必大家都已通过翻阅OG有了大概的了解(至今对托福写作还缺乏基本了解的考生请自己乖乖地翻阅一下《托福考试官方指南》),这里有几点还需强调。
第一点:
综合写作部分总时长为“3+X+20”分钟。
纯粹写文章的时间是确切且固定的,为“3+X+20”分钟中最后的20分钟,阅读文章的时间也是固定的,为“3+X+20”分钟中第一个3分钟,但是听力讲座片段(short lecture related to the topic)的播放时长会略有波动。
这就涉及综合写作部分的考试流程,ETS会先让大家阅读一篇涉及学术话题(academic topic)的文章,时间为3分钟;接下来播放一段相关话题的听力讲座片段,这个部分的时间是不固定的,长短不一,往往在一分半钟左右;最后在2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总结文章,分析听力讲座片段与阅读文章二者在观点以及论据上的联系。
第二点:
OG要求综合写作的文章为150~225个单词,不过只要没有跑题,写超字数也是不会扣分的,于是建议大家最好努力达到200或200个单词以上,因为长一些的篇幅显然能让我们有更多可发挥的空间,更容易把观点诠释得全面、清楚,展现出更为立体的层次结构。
完整、丰富且内容充实的文章更能体现考生对于文字较强的掌控能力,有助于我们拿到更高的分数。但是考生应该注意不能一味追求文字长度,毕竟所有的人都在重复同一段文字,如果你用300个字才复述清楚的事情,别人只使用260个字就说清楚了,自然说明你的文字精准度有一定的问题。
第三点:
阅读文章是学术性文章,这意味着文章结构很清楚,论证严谨而且背景知识无用,即我们不需要额外的生活经验或者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只需要以客观的眼光和态度来解读文中的信息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学术性文章中所给出的观点很可能与某些考生心中已有的观点不一致,例如大家都听过的《马可·波罗游记》(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书中记载了关于中国的大量内容,包括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等,可能有些考生对此笃信不疑。而阅读文章可能会公然提出质疑,认为马可·波罗有可能没有来过中国。看到这样的主张,估计这些考生就崩溃了,需要先反应一会儿才能勉强平心静气地接受这个打破常识、略带挑衅的观点。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背景知识发挥的就是阻碍作用,还不如自己不知道呢。所以在考场上大家只专注于文章本身就足够了,文章给什么,我们就客观地分析总结什么,千万不要受到已有知识的干扰。
第四点:
听力文本在篇幅上和托福听力部分相比就简短很多了,而且又与阅读文章内容紧密相关。播放录音时大家一定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并且做笔记,关注它与阅读文章到底有何关联。这很重要,因为写作时,一切的分析、对比或总结都离不开所听到的内容,更何况阅读文章我们稍后还可以看到,但是录音只会放一遍。
第五点:
“related to”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些考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篇文章赞同,一篇文章反对。”那么“相关”一定就等同于“相悖”吗?这可不一定。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虽然考试的时候(或者平时训练所接触的各种材料中)十之八九都会出现“听力文本针对阅读文本中的观点以及论据进行反驳”的情况,但也不排除“二者观点一致,只是补充更多论据”的情况。对“相关”(related to)二字的解读,可能为:
● 赞同
● 反对
● 部分赞同,部分反对
● 某些情形下赞同,某些情形下反对
考生一定要抛弃已有的思维定式,灵活操作。认清听力文本与阅读文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多样关系,有利于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准确地认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文章更加客观、全面。
第六点:
一篇合格的“summary”要求是什么?
(1)总结听力文本中的点(summarize the points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2)解释它们是如何与阅读文章相关的(explain how they relate to specific point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具体应该如何处理?可以直接把它当成一个问答题来做,找到对应的几个点,然后一一罗列出来即可,没必要把时间过多地花费在构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上(精心构造段落结构以及行文语言是在稍后独立写作中需要我们下功夫去做的功课)。